猪宝宝取名姓陶好吗?猪宝宝取名姓陶好吗女孩?

陶姓起源山西说(1)

——陶姓历史文化系列篇之二

陶华平

2019年12月12日

此文名说陶,实说尧;名探陶姓起源,实探中华文明之源。
写给对华夏文明探源,陶姓探源感兴趣的有缘人及陶氏宗亲!

【特别声明】

本文以《尚书》、《世本》、《史记》等早期历史文献资料为主要依据,与当代最新的考古发现、考古成果为互证,对陶姓起源研究探索,旨在揭开历史谜团,还陶姓起源本来面目。我的态度是:

心存敬畏:敬畏祖宗先人;敬畏陶姓城镇,陶山陶水,文物遗迹;敬畏历史史实。

理性探讨:尊重成论,在研究消化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质疑。

独立人格:尊重门户,不厚此薄彼;尊重权威,在学懂弄通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

善意交流:在尧文化的旗帜下,在陶姓大家庭里,构建和丰富陶姓文化。按照求大同,存小异

原则,愿与志趣相投者展开沟通与交流。

摘要:帝尧陶唐氏是陶氏族群的得姓始祖,也是陶姓起源的唯一源头。陶姓起源“六种说”、“七种说”、“九种说”……中,尧以外的“起源”皆为分支或流变。古今史学界有关尧的生平之共识,可简述为四句话:生于丹陵,初封于陶,建都于唐,死于谷林。我认为,正确的研究方法是抓主干,理乱麻,即对这四句话进行四位一体的综合考量,不能拆分开来,孤句论证,否则我们将长期在迷雾中摸索,而难识庐山真面目。关于生地,主流观点是今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初封地是山西长子或平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之一的“陶寺遗址”考古成果证明:临汾陶寺为尧之都邑;“天马–曲村”考古成果证实:晋国初封的古唐地(国)就在山西,晋国早期君侯墓葬及初封地就在晋南临汾地区。尧陵一般认为在山西临汾,历代也多以这里为主进行祭祀活动。尧庙是历代皇帝祭尧的本庙。综上所述,能把尧故里、初封地、尧唐都邑、尧陵四地有机联系在一起且有考古成果互证的唯有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不完全具备四要素,且缺乏考古实证;河南省是大禹之子夏启迁都后发展起来的夏、商华夏文明中心;其他省差之太远。

一、本文的初衷:使命

当今中国的考古学是所有学科中较少数位于世界前列的学科之一,这归因于中国地大物博,至少5000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勤劳智慧的老祖宗们历朝历代都留下了或多或少的珍贵历史遗存。一些已经解密或揭秘;一些正在解密或揭秘;一些尚待解密或揭秘。一句话,中国有古可考。关于陶姓起源,大家公认帝尧陶唐氏是陶姓得姓始祖,尧是陶姓之源。以我的认知水平,当代考古成果基本证实:尧文明已从传说变成信史,尧文明发源地在山西晋南临汾。可看看我们的公众媒体和自媒体有关陶姓之源的介绍,无不充斥着囿于历史局限(尧、舜、禹文明自古以来皆为传说,未经考古学证实)的过时信息。为免媒体继续以讹传讹,误人子弟,学术尘埃需要澄清,历史真相需要广普。作为帝尧后人,陶氏传人,我深感有责任和义务把考古学已经证实的史实传播于陶氏宗亲及社会大众,这是陶姓历史、陶姓文化赋予我们的使命!否则,上愧对先祖,现愧对今人,下愧对子孙!

二.陶姓起源的脉络梳理

1. 陶姓起源与制陶业有关,与陶地形成有关。某地因盛产陶土,后有陶工、陶匠、窑工运用陶冶技艺制成陶器。这一地区或某一族群因盛产陶器制品而闻名遐迩,而后被称为陶地、陶族。(不排除帝尧成名后,征战、巡游及尧之后人、陶氏后裔迁徙,所到之处改陶地。)简言之,先有制陶业,再有陶地,后有姓氏,最后产生陶姓。这一点,我们可以用考古成果来证实。

有关陶器产生的年代,远比姓氏来得久远。目前考古界认定的中国最古老陶制容器有二:一是2012年出土的江西仙人洞文化的陶器罐碎片,大约追溯到公元前20,000年至前19,000年。【01】二是湖南道县的玉蟾岩遗址出土的陶器,2009年6月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载了有关玉蟾岩陶片断代的文章,指出玉蟾岩出土的陶片,大约距今1.4~2.1万年,这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发现的陶片都要早好几千年,也标志着玉蟾岩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发明了陶器。【02】人类自发明火以后,最早用火改变天然物质的自然属性,把黏土加工和烧制成盛水、盛食物的容器,再进化到更广泛用途的器物。我们可以把原始陶器的出现看作人类文明萌芽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般认为,中华姓氏出现在伏羲(大致公元前7593—7527)、女娲时代,距今不过万年历史。由于那时处于母系社会时期,最初的姓来自母姓,从拆字法看,“姓”,女人生的子女之称谓也。中国上古时期著名的八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皆为女旁。以帝王为例:神农姜姓,黄帝姬姓,虞舜姚姓…,进入父系社会后,才在姓的基础上演化出族系的氏称,姓才逐步演化为父姓。

2. 帝尧陶唐氏【03】是陶姓得姓始祖。到了尧时期(约前2377—前2259年),距今约4300年。一方面,尧酷爱并从事陶业,另一方面,他十三岁分封在陶地【04】,尧部族名号或国号称“陶唐”。【05】后人从其部族名号或国号、职业和封地始姓陶;若干年后,尧又被封于或迁居唐地,部分后人从新封地改姓唐或始姓唐。尧成为陶姓、唐姓得姓始祖。从这个意义上讲,天下陶唐一家人,天下陶唐一家亲!

3. 尧的后代为什么会以陶为姓? 用现代语表达,因为制陶业是当时农业社会最早分离出来的高技术含量的新兴产业。那时的制陶业真正是一种受人尊重的高尚的技术职业,陶工是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是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管理陶工的人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无论作为帝王后代的尧,还是作为封地之主的尧,都不应仅仅是制作陶器,而是把大量精力放在管理陶器和发展陶业上。事实也是如此,在尧时代,普通容器钵、盆、缸、瓮等陶器制作已由粗糙日臻精美,陶制品也由盛水、盛粮食的普通容器扩展到更广泛的生活用品,礼乐祭祀用品,(参见后“陶寺遗址”考古发现章节)制陶业得到了空前发展!尧以制陶出名,制陶也成就了尧。尧部族名号或国号就以其发迹地名号“陶唐”。可以想象,尧后来继兄长挚帝位后,征战,巡游中国,所到之处,会有改称陶地者;尧之后人、陶氏后裔迁徙之处,会有改称陶地者,这就是为什么现今中国到处皆有“陶地”的原因。尧帝后代,以尧部族原始名号或国号为傲,以尧所从事的职业和尧所封之地为荣,理所当然地以陶为姓!

4. 陶姓起源于或发端于帝尧陶唐氏具有唯一性。换句话说,帝尧陶唐氏是陶姓的唯一源头!我认为帝尧陶唐氏之源头若细分,可细分为源头一:以尧部族名号或国号“陶唐氏”得陶姓;源头二:以尧从事职业得陶姓;源头三:以尧封地得陶姓。陶姓起源成论主要有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六种说【06】、资深陶学家陶维墀七种说【07】,百度百科“陶姓”九种说【08】等等。稍作分析:西周初年,舜之裔孙虞思,官至陶正,其子虞阏承袭父职,后子孙以“陶正”官衔为姓或尊尧而以其封地或职业技艺姓陶;夏桀大臣陶正(人名)以邑为姓;商王朝著名七族中的陶氏以职业技艺为姓;五代时期唐谷避帝讳而改姓陶谷;他族改陶姓;少数民族汉化改陶姓……均属帝尧之后若干朝,若干年的事,皆非源头,可称之为分支或流变。

5. 既然帝尧陶唐氏是陶姓得姓始祖,研究陶姓历史、陶姓文化,只要从研究尧入手即可。

三.尧时代华夏文明的中心:山西(晋南)临汾

1. 中华文明五千年,一般根据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之《史记》计算。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加上司马迁之后,即公元后2000年,大致5000年。

2. 尧、舜、禹是中国上古历史中,即中华文明五千年初创期,自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出现的三位福泽华夏、万民倾心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是同一时期的三代人。尧禅让于舜,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09】;舜传位于禹,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即中华文明文字可考的第一个朝代。

3. 尧、舜、禹都是今山西及附近地域人。尧,出生于古唐国(今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舜,出生于诸冯(今山西省运城市,一说河南范县);禹,出生于安邑(今山西夏县,一说陕西户县)。

尧、舜、禹皆建都于山西。《史记·帝尧纪》集解:帝王纪云:“尧都平阳,於诗为唐国。”【10】唐《春秋谷梁传》杨士勋疏云:“冀州者,天下之中州,自唐(尧)、虞(舜)及夏(禹)殷皆都焉,则冀州是天子之常居。冀州包含今山西省全境,尧都平阳(临汾),舜都蒲坂(永济),禹都安邑(夏县)都在山西境内。”【11】

4.司马迁《史记》、南北朝徐才《宗国都城记》和唐《春秋谷梁传》杨士勋疏皆有“尧都平阳”的记载,近代考古学之父李济、著名资深考古学家徐旭生,两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元老级考古大家,一脉相承,都认为尧、舜、禹文明最可能出现在晋南,豫西两个地区。

5. 尧、舜、禹文明时代在晋南地区既有史载,又有庙宇、坟等遗迹,还有传说,独缺考古实物证据。直到“陶寺遗址”的大量文物的发掘出土,才第一次从考古学的意义上证明了尧、舜、禹文明在中国在山西的实际存在。【12】自尧至禹的儿子启建立奴隶制夏朝的200多年间,山西一直是华夏文明的政治、商业、军事和文化中心!

6. “李济之问”【13】与“陶寺遗址”考古发现之答:陶寺八大发现佐证尧都在山西临汾陶寺。

李济之问:早在1926年,中国第一个取得美国人类学(相当于中国考古学)博士学位

的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晋南组织考古发掘时曾感叹道:“临汾县,这是一个勾起人们历史遐想的城市——帝尧的古都!中国的读书人又有谁不熟悉这位伟大君王的种种高尚品德呢?可是,他究竟建造过一个雏形的城市没有?”

时隔半个世纪后,“陶寺遗址”考古的新发现明确回答了李济之问。

自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与临汾行署文化局合作,对山西临

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开展了一项后来列入国家“中华文明探源”的重大考古工程。经过考古队员40余年的辛勤探查,发掘出规模宏大的遗址遗迹,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取得了有关中华文明起源的重大考古发现。考古成果简述如下:

(1)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宫城和与之相匹配的宫殿。陶寺宫城基址保存较为完整,自成体系,规模宏大,形制规整。无论从存在时间上,还是历史地位上,初步揭示出陶寺遗址不仅是中国史前功能区划最完备的都城,而且是史前东亚第一大都城。兴建与使用时代距今4300—4000年。山西陶寺遗址与“古平阳城”相一致,陶寺遗址就是帝尧都城所在。

(2)发现了世界最早天文观象台。陶寺观象台比英国巨石阵观象台早了500年。是集观象、授时与祭天为一体的观象祭祀台。《尚书·尧典》有关帝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14】的记载得到了考古实证。

猪宝宝取名姓陶好吗?猪宝宝取名姓陶好吗女孩?

图1:陶寺观象台 图源:“发现山西”摄影大赛作品 自百度百科图片:中条山捕光捉影

(3)发现了“圭表”。除了可以确定农事节令,更重要的是确定“地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山西工作队第三任队长何驽认为:“中国”的最初含义是“在由圭定的地中或中土所建之都、所立之国”,并且政权的交替甚或都城的变化都伴随着圭表“中”的交接,临汾陶寺是迄今为止最符合“中国”本初概念的政体—-地中之都,中土之国。陶寺不仅是